出征世界杯的小龙虾有哪些常见病害?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01日 阅读量: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踢在即,中国派出10万只小龙虾乘坐中欧班列前往俄罗斯助力世界杯。网友调侃,虽然中国足球队无缘本届世界杯,但却以另类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体育盛事。
小龙虾因蛋白质含量高,肉质鲜美而被制成多种料理,受到了全球人民的喜爱。夏天是小龙虾消费的旺季,养殖小龙虾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病害?在防治过程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呢?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
小龙虾常见病害有10种:软壳病、烂壳病、黑鳃病、纤毛虫病、螯虾瘟疫病、烂尾病、出血病、水霉病、蜕壳不遂和痉挛病。
病因:体内缺钙,另外,光照不足、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动力差、觅食不旺、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
预防:
(1)冬季清淤;
(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泼洒;
(3)控制放养密度;
(4)池内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30%;
(5)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
治疗:
(1)20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7~10天以上。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预防:
(1)运输投苗时操作要细致,伤残不入池,苗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消毒5分钟或3.2毫克/升青霉素浸泡15分钟;
(2)平时操作小心,尽量不伤苗;
(3)保持池水清洁;
(4)投饵充足;
(5)每15~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
(1)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3天后再用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
(2)用15~20毫克/升茶饼浸泡后全池泼洒1次。
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组织萎缩坏死。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预防:
(1)更换池水,及时清除残饵和池内腐败物;
(2)用25毫克/升生石灰,定期消毒水体;
(3)经常投喂青绿饲料;
(4)在成虾养殖中后期,在池内放些蟾蜍。
治疗:
(1)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次;
(2)把患病虾放在每立方水体3%~5%的食盐中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
(3)0.3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次,并迅速换水。
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预防:
(1)保持池水清新;
(2)清除池内污物;
(3)冬季清淤。
治疗:
(1)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毫克/升全池泼洒;
(2)用20~3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连用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cm以上;
(3)用甲壳净等药物按说明书使用。
病因:由真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斑点,在附肢和腿炳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病虾呆滞,活动减弱或活动不正常,严重时会造成病虾大量死亡。
预防:
(1)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
(2)适当控制放养密度;
(3)冬季清淤;
(4)平时注意消毒。
治疗:
(1)用0.1毫克/升强氯精全池泼洒;
(2)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天。
病因:小龙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
症状: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小疮,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预防:
(1)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2)养殖期间饵料要投足、投匀。
治疗:
(1)15~20毫克/升茶饼浸液全池泼洒;
(2)每亩用生石灰5~6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
(3)用强氯精等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的,连续2次,中间间隔1天。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预防:
(1)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
(2)冬季清淤;
(3)平时注意消毒。
治疗:
(1)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每亩1米水体用25~3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每亩1米水体用750克烟叶,用温水浸泡5~8小时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0.8克(本品含原料粉10%),连喂3~5天。
病因:由水霉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入洞穴。
预防:
(1)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每15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割去过旺水草,增加日照;
(3)杜绝伤残虾苗入池,长了水霉死鱼不能作饲料;
(4)每立方米水体按2克五倍子煎汁,稀释后泼洒全池。
治疗:
(1)40毫克/升食盐、35毫克/升小苏打,配成合剂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如效果不明显,换水后再用药1~2天;
(2)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2次,两次用药应间隔36小时;
(3)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4)每亩1米水深用干烟杆10千克,食盐5~7.5千克,混合熬成水汁25~30千克,连泼2~3次。
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预防:
(1)每15~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每月用过磷酸钙1~2毫克/升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
(1)饲料中拌入1‰~2‰蜕壳素;
(2)饲料中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饲料中钙质。
病因:在高温季节,由于经常捕捞,成虾受惊吓造成。
症状:主要症状是成虾腹部弯曲,严重的个体头胸部以下至尾部明显僵硬,并侧卧在水底不动,捕上后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轻者虽能做短暂划动,可身体呈驼背形,伸展不开,还有的病虾腹部变白,但不透明。
防治:
(1)在高温季节尽量避免捕捞;
(2)生产中要经常换新水,提高水位,改善水质;
(3)发病后,要及时加注新水,连续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