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病害检测
食源性微生物检测
物种鉴定
转基因检测
畜牧疫病检测

甲壳类、贝类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01日 阅读量:

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的检疫对象包括鱼类、甲壳类和贝类。了解鱼类的检疫对象之后,再了解一下甲壳类和贝类的检疫对象。



甲壳类


甲壳类检疫对象有5种,分别是: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传染性肌肉坏死病、罗氏沼虾白尾病、河蟹颤抖病。


1

白斑综合征



(·一)病原学

白斑综合征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

(二)流行病学

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虾苗自身携带病毒(一般在5~9cm爆发)。水源传播,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携带病毒。

(三)临床症状

病虾反应迟钝,空胃,不吃食,弹跳无力,漫游池边或水面,头胸甲上有明显的针眼大小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显微镜检查一般为花骨朵状的,肝胰脏肿大糜烂或发红或体表发红,几天内就会有大量死亡。

(四)诊断

从外观症状即可初步确诊,也可通过目前常用的基因核酸探针的方法进行诊断是否携带病毒。做到尽早预防或采取正确的防治处理方法。

(五)防治

由于白斑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白斑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首先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其次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第三,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第四,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第五,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


2

桃拉综合征



(一)病原学

桃拉综合征病毒病属于RNA病毒,二十面体,无囊膜,有包涵体。症状为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虾不变软,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

(二)流行病学

桃拉病毒传播途径:带毒的亲虾和虾苗、水和水中的甲壳动物、水鸟粪便、冰冻虾(病毒可在体内存活1年以上)都可能是传播途径。

(三)临床症状

病虾不摄食,消化道内无食物;游泳无力、反应迟钝;甲壳变软,虾体变红,尤其是尾扇变红,所以本病又称为红尾病。一般幼虾(0.5~5克)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达80%。幸存者甲壳有黑斑,即虾壳角质有黑化病灶。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五)防治

加强进出口口岸检疫;对养殖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水源、鱼、设施等的严格消毒;加强疫病监测,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培育和引进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等。


3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一)病原学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是由对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引起,IMNV病毒粒子直径为40 nm,是无囊膜二十面体,双链RNA。

(二)流行病学

IMNV的主要靶目标是肌肉组织,但鳃和淋巴器官也能被感染。

(三)临床症状

IMNV感染主要症状表现为严重的肌肉坏死,在腹部末梢部分和尾扇处的肌肉常布满不透明的白色斑点,类似烤燋状。组织学观察分析感染严重的骨骼肌会出现凝固性坏死并伴有水肿,血细胞渗透,以及细胞纤维化。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五)防治

由于病毒病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病毒病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加强进出口口岸检疫;对养殖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水源、鱼、设施等的严格消毒;加强疫病监测,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培育和引进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等。


4

罗氏沼虾白尾病


(一)病原学

罗氏沼虾白尾病的病原是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属野田村病毒科,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26~27nm,病毒核酸为两条线性单链RNA。

(二)流行病学

罗氏沼虾是病毒主要的易感宿主,主要感染罗氏沼虾淡化后苗种,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虾大量死亡。虾苗淡化后3d至3周是疾病高发时期,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尚无有效控制措施。病毒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感染,带毒种虾垂直传播是目前虾苗发病的主要病因;也可通过带病毒水体、轮虫等生物饵料、工具、未彻底消毒鱼苗池等水平传播。

(三)临床症状

发病虾苗腹部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块,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扩散,有的存在分散的白浊点,最后除头胸部外,全身肌肉呈乳白色;虾苗患病后初期只是头胸甲表皮失去色素,外壳逐渐变软,中胸腺发生萎缩。虾甲壳不出现白斑,可区别于对虾白斑综合征症状。

(四)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虾苗腹部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块、肌肉白浊等病理特征,排出水质因素引起肌肉白浊后作出初步诊断。

(2)样品采集:采集发病虾苗150尾或发病亲虾10尾,虾苗取完整个体,亲虾取除眼柄和肝胰腺外的其余组织。

(3)组织和病理学检查: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到包涵体。

(4)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学鉴定:RT-PCR检测法,对可疑或出现白浊症状虾苗进行RT-PCR检测确诊;三抗体夹心ELISA法,通过预包被抗体捕捉待测样品中的MrNV确诊。

(五)防治

(1)预防措施:对养殖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培育和引进抗病品种,切断传染源;加强水源、虾、设施等的严格消毒,保持优良的水质;放养密度合理,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物质等提高虾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

(2)处理:发现患病虾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场地等进行消毒。

(3)划区管理: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5

河蟹颤抖病


(一)病原学

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当前危害河蟹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该病的病原尚无定论,主流报道的有病毒和螺原体,在病毒性病原中报道较多的有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

(二)流行病学

河蟹是该病唯一的敏感种类,从体重3g 的蟹种至300g 以上的成蟹均可患病。3~11月为主要发病季节,严重发病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对河蟹养殖业危害巨大。 

(三)临床症状

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致不吃食;鳃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最典型的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

(四)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该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采集病蟹10只,取肝胰腺和血淋巴,用PCR技术检测病原。

(五)防治

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做好健康蟹种的选育;建立良好的河蟹生态养殖环境,加强水源、蟹、设施等的严格消毒。发现患病蟹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场地等进行消毒。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贝类


贝类检疫对象是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


1

鲍脓疱病


(一)病原学

鲍脓疱病的病原是由河流弧菌Ⅱ型,主要发生在贝类水产动物上。

(二)流行病学

夏季易发病,特别是连续高温时,发病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死亡率可高达50%~60%。

(三)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鲍行动缓慢,摄食量减少,病鲍从养成板上的背面爬行至养成板的表面或养殖水池的侧壁。腹足肌肉表面颜色较淡,随着病情加重,腹足肌肉颜色发白变淡,出现一到数个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脓疱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灶逐渐扩大,特别是夏季持续高温时,病程缩短,脓疱在较短时间内即行破裂。

(四)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可采用细菌学方法分离致病菌和同工酶法诊断鲍脓疱病。

(五)防治

①严格选择健壮无病的亲鲍育苗,避免亲鲍携带病原菌,以减少鲍苗的染病机会。

②避免鲍足受伤。

③采用噬菌体进行生物防治。

④隔离培养。


2

鲍立克次体病


(一)病原学

鲍立克次体病,又称鲍枯萎综合征。病 原 为 加 州 立 克 次 体 ,属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无形体科(Anaplasmataceae),其属地位未定,但与埃里克(Ehrlichia)、无浆体属(Anaplasma)和考德里属(Cowdria)成员关系密切。加州立克次体为一种细胞内细菌,在胃肠上皮细胞质内空泡中复制。菌体呈棒状或球状。10%漂白粉浸泡鲍苗或1%有机碘消毒养殖水体,均能将本菌杀死。

(二)流行病学

病原经水水平传播,可能是通过粪—口途径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和秋季水温达18℃ 以上时多发。在低水温下(≤15℃),染疫鲍呈亚临床或无临床经过;高水温下(≥18℃),染疫鲍通常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三)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较长,通常为3个~7个月。症状随病鲍种类不同而异,红鲍和白色鲍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而黑鲍通常表现消化腺病变和炎症。以1龄~2龄患鲍症状典型,表现为厌食、嗜睡、虚弱和不同程度的消瘦,严重的腹足肌肉萎缩。此外,出新壳的鲍异常增多。病鲍行为变化,厌食、嗜睡;常呈水平匍伏,不愿垂直或倒置伏贴;虚弱,很容易从附着物上将其取下。

(四)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态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

(2)样品采集:常规检测可用随机采样法,样本数量随鲍群养殖数量和检测期望值而异。针对性检测应采集厌食、虚弱消瘦、腹足萎缩等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鲍。检测最佳组织为后咽,其次为消化腺/肠复合物。

(3)实验室检测电镜检测:采用组织触片或切片法,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置电镜下观察立克次体;其中组织切片法敏感性高于触片法,触片法只适用于中度和重度病例检测。

(4)分子生物学技术: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分析、原位杂交(ISH)等方法。

(五)防治

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划区根据水域和流域的自然隔离情况划区,并实施划区管理。



3

鲍病毒性死亡病


(一)病原学

鲍病毒性死亡病(Abalone viral mortality disease)也称为鲍病毒病、鲍裂壳病,我国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病原是一些鲍球形病毒(Abalone spherical viruses),其分类地位不详。

(二)流行病学

鲍病毒性死亡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南北鲍养殖的一种疾病,危害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九孔鲍、杂色鲍,北方地区养殖的皱纹盘鲍。该病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造成鲍种苗及成鲍的大量死亡,4~30d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溶藻胶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可能会和病毒共同感染鲍并且是鲍病的共同致病因子。

(三)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池水变浑浊,气泡增多,死鲍斧足肌肉收缩,贝壳向上,足肌贴于池底或筐(笼)底;后期病鲍行动迟缓,食欲下降,足收缩,变黑变硬,死鲍的肝和肠肿大,附着在池底。

(四)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确诊:取病鲍外套膜、足、鳃、肝、胃和肠的结缔组织,制备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检查到病毒粒子确诊。

(3)鉴别诊断:应与弧菌等引起的疾病相区别。

(五)防治

(1)预防措施:对养殖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加强对进出养殖场鲍苗和亲鲍的检疫,切断传染源;培育和引进抗病品种,选用健康强壮的亲鲍;加强水源、鲍、设施、工具等的严格消毒,保持优良的水质,病害高发期应尽量少进水或不进水,可投放微生态制剂;放养密度合理,饵料要新鲜,少喂勤喂,加强饲养管理。

(2)处理:在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并迅速封锁疫区,发现患病鲍做无害化处理,并对养殖水体、工具、场地等进行消毒。

(3)划区管理: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4

包纳米虫病


(一)病原学

包纳米虫病,是由包纳米虫属原虫寄生于宿主血细胞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染疫牡蛎表现生理紊乱,通常以死亡为转归。根据病原,OIE将其分为牡蛎包纳米虫感染和杀蛎包纳米虫感染两种疾病。为OIE疫病和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二)流行病学

本病可能通过宿主之间直接传播,但感染方式和途径尚不清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季和冬末是其流行高峰。

(三)临床症状

牡蛎包纳米虫病和杀蛎包纳米虫病均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见病蛎死亡,或蛎壳闭合不全。

(四)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2)样品采集:最好采集蛎壳闭合不全或刚死亡、2龄岁或以上的牡蛎样本。组织学检查,最好选取3mm~5mm厚的鳃、外套膜、性腺和消化腺组织块;组织触片、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等检测,最好选取鳃和心室组织。

(3)实验室诊断:显微镜检查组织触片法;分子生物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

(五)防治

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处理繁殖场亲体和苗种检疫阳性结果的全部扑杀;种用和商品养殖牡蛎检疫阳性结果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使用。划区根据水域和流域的自然隔离情况划区,并实施划区管理。


5

折光马尔太虫病



(一)病原学

折光马尔太虫寄生于牡蛎、贻贝等双壳类动物消化系统的一种寄生虫病,为OIE疫病和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病原为折光马尔太虫(Marteilia refringens),隶属于真核域有孔界丝足虫门无孔纲马尔太虫属。

(二)流行病学

折光马尔太虫主要感染消化腺上皮细胞,早期感染发生在触手的上皮细胞、胃、消化管和鳃。幼虫期寄生于胃、肠和消化道的上皮细胞,并继续发育形成孢子囊。在宿主体外,折光马尔太虫可存活数天至2周至3周。流行病学易感宿主为食用牡蛎、紫贻贝和地中海贻贝。双壳类动物幼体和成体均易感。本病对牡蛎具高度致死性。在夏、秋流行季节病灶死亡率可达50%至90%,牡蛎通常在初次感染后的第2年发病死亡,感染期1年以上,甚至终生感染。发病双壳类动物和虫体携带者是传染源。本病通过中间宿主传播。

(三)临床症状

病蛎消化腺苍白,肉质变薄如水样,外套膜收缩,生长迟缓。染疫贻贝生长迟缓,性腺发育受阻。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

(五)防治

预防,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高盐度可以抑制马尔太虫的发展。因此养殖区应该选择在高盐度海区。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染源。处理繁殖场亲体和苗种检疫阳性结果的全部扑杀;种用和商品养殖牡蛎检疫阳性结果的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使用。划区根据水域和流域的自然隔离情况划区,并实施划区管理。